一是师德建设多样化。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课程体系。创新培训方式,以问题为核心、以案例为载体、以活动为平台,采用“菜单式”选题培训模式。将每年的四月月确定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月,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。通过组织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、交流会、教师职业道德大讨论、演讲等活动。同时,利用报刊、网络、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乡村优秀教师、师德模范的先进事迹。组织评选乡村“十佳志愿之星”、“百名优秀志愿者”。开展“好书漂流”读书活动。完善乡村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,对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者,实行一票否决。
二是补充渠道多元化。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入口关,新增行政事业编制大力向教育事业倾斜,每年安置到农村中小学新教师原则上不低于考选教师的总数的60%-70%。2017—2018年计划分别引进教师423人、358人,根据各学校的教师需求情况,把每年考选的新教师重点充实到专任教师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,每年安置到农村中小学新教师原则上不低于考选教师的总数的60%-70%,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结构。
三是政策待遇更暖化。积极推进镇街安居工程,加快稻田、台头、羊口、化龙等乡镇边远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。全面提高农村教师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,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高于城镇教师,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,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在省市特级教师、省市优秀教师推荐、潍坊市百名最美青年乡村教师评选、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分配上,在坚持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的前提下,向在偏远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倾斜,提高初中、小学教师高级岗位比例,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高级岗位比例设置标准完全一致,实现义务教育阶段、高中阶段高级教师比例分别达10-15%、30%,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、偏远学校高级职称岗位比例。
四是能力提升多维化。继续深入开展 “送教下乡”、“导师团”巡回指导、定期交流、跨校竞聘、学区一体化管理、学校联盟、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、对口支援等活动。组织举办名师论坛、名师报告会等活动,在名师引领下实现乡村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。开展“订单式双向教研”活动,突出和加强了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。积极创建“学研教三位一体”教科研模式,实现了乡村教师网上教研工作的常态化。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每年投入280多万元,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。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,不断提高学历层次。
扫描关注
传媒网官方微信
扫描关注
传媒网官方微博
扫描关注
新鲜ios二维码
扫描关注
新鲜安卓二维码
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与我们一起倾听最真实的声音,热线:2998776/2998773
推荐阅读
- 这位老师的吻别照火了 拒绝培训机构高薪去农村2019-12-12
- 今年计划招聘8万特岗教师 比往年增加1万人2019-12-12
- 90后乡村教师:我们带给孩子的最大礼物是活力2019-12-12
-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2019-12-12
-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2019-12-12
- 潍坊昌邑市都昌街道:遏制农村陋习 沐浴文明新风2019-12-12
- 寒亭三举措引领教师过绿色教师节2019-12-12
潍坊新闻
网络视听